11月16日,清河门区检察院举行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构建与应用竞赛决赛,此次比赛历时2个多月,参赛选手立足于岗位工作,围绕需求论证、数据来源、模型设计等方面共同进行头脑风暴,比赛构建及应用类模型均已经办案中实际应用并取得实效。决赛由院领导及检察业务专家组成评委组,全院干警现场观摩。
决赛由初赛入围进入复赛的8个大数据模型构成。模型涵盖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四大检察”,刑事执行检察、民事检察、行政检察、公益诉讼检察、未成年人检察、控告申诉检察、案件管理部门七个条线业务,既有“无户籍未成年人排查”这样本院原创的模型,也有“取保候审保证金与财产刑执行衔接类案监督”“督促同级审判机关依法纠正民事审判超期办案问题检察监督大数据模型”等虽有借鉴但在本地区实际应用且取得良好效果的模型;既有“督促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依法变更法定代表人检察监督大数据模型”“数字检察助力监督违规发放养老金问题”等监督类模型,也有“在职教职工前科情况排查”体现检察机关深度参与社会综合治理类模型;既有案件管理过程中发现的“数字检察督促法院依法立案”模型,也有切实解决被害人急难愁盼问题的“数字检察赋能司法救助模型”。
模型的构建紧紧围绕“大数据赋能检察监督,府检携同共促溯源治理”品牌,各参赛选手在决赛现场从模型解析、监督依据、筛查规则及监督要素、在本地应用效果等方面进行PPT演示,并由评审组各评委对所有参赛模型的原创度、完整性、应用效果、现场汇报效果等方面综合评定,最终评出一、二、三等奖。
获奖名单
一等奖
无户籍未成年人排查大数据模型——卢威
二等奖
取保候审保证金与财产刑执行衔接类案监督——卢珊
督促同级审判机关依法纠正民事审判超期办案问题检察监督大数据模型——刘亮
三等奖
数字检察赋能司法救助模型——徐鹏
数字检察督促法院依法立案——郭扬
督促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依法变更法定代表人检察监督大数据模型——刘亮
在职教职工前科情况排查——卢威
数字检察助力监督违规发放养老金问题——王海月
院数字专班负责人、党组成员、副检察长史立宁对参赛的八个大数据模型进行了逐一点评,充分肯定了各选手的付出及模型构建的成果,对各参赛模型给予了高度评价。
党组书记、检察长杜彦辉对参赛选手及院数字办成员在大赛筹备与进行中的辛苦付出表示高度肯定,并强调。一要切实转变思维理念,实现从传统的案件办理思维转变为法律监督大格局思维,从传统的办案手段、方法转变为运用大数据促进审查、调查、侦查能力提质增效上,从具体个案的办理转变为追求社会治理能力提升上;二要立足实际找准差距,加强数字检察交流学习,打破认知局限,提升工作能力,不断提升数字检察监督的软实力;三要找准大数据法律监督思路的突破口,研究培育具有可复制、可推广的精品成熟模型,力求在全市检察机关推广应用。四要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的意见》及省、市、区委实施意见,全面依法能动履职,以数字检察作为抓手,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
此次比赛达到了以赛促学、以赛促训、以赛促进办案质效提升的目的。全院干警数字检察思维、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下一步,我院持续深入贯彻落实最高检应勇检察长在大检察官研讨班上针对数字检察提出的“深化实施数字检察”战略部署,擦亮我院“大数据赋能检察监督,府检携同共促溯源治理”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