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无障碍服务
    您的位置:首页>检察风采

    检察老兵话情怀

      时间2018-08-08

    检察老兵话情怀

                                                                                   -----辽宁省阜新市清河门区人民检察院 徐阜清


    2018年的金秋时节,在庆祝全国检察机关恢复重建四十周年的历史时刻,院里安排由我撰写一篇亲历检察发展历程、履行职责、服务大局、甘愿奉献、清正廉洁等方面的“阜新检察好故事”征文。作为一名在检察战线工作奋战34年的“检察老兵”、“元老检察官”在自己身体患病、花发夹杂、眼神昏花的情况下,觉得自己有必要承担这份任务。从职业担当的角度回顾走过的历程,心中的感慨在澎湃,心中的激情在跃动,似乎有一种力量促使自己写下一段激情洋溢的文字来抒发心中的感慨,来平抑心中的激动和喜悦;来道出从检经历的所思所想和感悟,感受历史的厚重与沉淀。回顾概括从检感受,可谓是:忆往昔峥嵘岁月,看今朝改革发展。三十四载检察生涯,风雨兼程苦乐年华!

    那是1985年的初春,我有幸在全省检察机关招录检察干部的考试中金榜提名,被录用为检察干部,分到了自己家住地的阜新市清河门区人民检察院工作。当时清河门地区报考的人员都是准备参加高考的往届毕业学生,我从数百人中脱颖而出,成为佼佼者,考入了检察机关,我把这个喜讯告诉了父母和家人,父母教诲我要谦虚谨慎,努力工作,与领导同事友好相处,嘱咐我依此践行。那时的我,整好二十周岁,年轻而又充满着学生气息、富有朝气与活力,对检察院是干什么的还不是很了解,只知道工作人员身着绿色检察制服,扛肩牌、戴国徽,是执法部门,是一个神圣而庄严的职业,具体是如何履职的不是很清楚。在众人羡慕的目光下,我怀着满腔激情和新奇的职业理想与美好愿望踏入了清河门区人民检察院的大门。当时的首任检察长王玉忠找我谈话,说我到院里工作为院里注入了新鲜血液,也注入了青春的气息与活力,他代表全院干警欢迎我的到来,对我提出殷切地希望和要求:加强学习、大胆工作,为院里的工作开展做出努力,增添光彩!我点头承诺一定努力工作,不负重托。从自己穿上检察制服的那一天起,就倍感骄傲与自豪,感觉到能与院里的这些大多数是军转干部和教师出身的精干、精神、正值壮年的威严干练的检察官们一起共事工作是一份人生的机缘;意味着责任与奉献;更是一种挥之不去的检察情结。这个特殊的职业和工作岗位,要求必须勤奋努力工作,积极进取,掌握法律专业知识,练就工作本领和技能,公正执法、文明办案、创造业绩、服务社会!我在心底告诫自己:一定要刻苦学习、努力工作、牢记父母、领导的教诲,为人民执法,让人民满意,以自己的才智去追求、探索、创造未知的领域,去谱写绚丽辉煌的青春之歌!成为一名优秀的检察干部,成为一名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初涉检察工作领域,我从细心学习办案流程开始,同时向老同志请教,他们也耐心言传身教,结合典型案例传帮带。我也在努力学习掌握执法办案的法律专业知识、熟悉与检察业务相关的法律法规、协调与公安机关、人民法院的工作关系,不知疲倦,乐在其中。办案工作中的难忘回忆有许多,而其中的一次退还现金的事记忆尤为深刻。那是1995年前后的一个春天,我在审查批捕科任科长工作时,承办一件故意伤害案件。被害人梅老师的家属来到我的办公室,向我诉说了梅老师在晚饭后健身锻炼时被多人打坏脑部的不幸遭遇,并说梅老师颅脑损伤,正在准备手术治疗。要求从严惩治凶手,为民申冤!我说:严格执法、公正办案,本来就是我们执法者的天职,请你们放心,我一定会公正地办理案件。送走她们后,我发现沙发旁有一个信封打开一看,里边装有2000元现金。我的心顿时被震撼了,梅老师正在医院里等候医治手术,正需要钱啊,为什么送钱给我?是因为担心办案不公而无法申冤啊!也是在希望我们秉公执法办案!我把这承载着被害人家属希望的2000元钱迅速交给检察长,说明了情况和自己的想法,由检察长安排人员把这救命钱给退回去!第二天,院里派人派车找到了梅老师及其家属,钱款如数归还给她们。回家后,我把自己秉公办案退钱给受害人的事告诉了同为知识分子的爱人和父母,家人赞扬我做的正确,做的好!检察官就应该清正廉洁,不贪私利。在全院干警大会上,我受到了领导的表扬和同志们的好评。老检察人都知道,那个年代大家的生活都相当窘迫、清苦,处在入不敷出的状态。尽管如此,但我更看重的是,人品的高尚,人格的高贵和爱岗敬业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情怀。我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

    光阴荏苒,岁月流逝。转眼之间,我到阜新市清河门区人民检察院工作已经三十四年了,回顾自己从检工作的风雨历程,成败得失,似如烟往事,仿佛历历在目;又好像过眼烟云,随风飘散。悲喜兼具,苦乐相伴。时常萦绕在脑际的既有成功的欢乐、也有失败的痛苦、伴随着忙碌的艰辛、同志的帮助、领导的关爱、自信心的增强、激励着自己勇敢地面对工作与生活中的挫折与失败,向前走,向前看,走稳走好人生的脚步。在我34年的检察生涯中,自己从审查起诉工作做起,一干就是7年,接着干了1年经济检察、8年审查批捕、7年控申、举报检察工作,7年的检察调研室主任工作,再到临近退休年纪的2年司法行政人员,从书记员、助检员再到检察员、检察委员会委员,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不计提职升迁,不计个人得失……。无言的岁月悄悄地流逝,自己也在不同的业务部门的历练中,得到了成长的锻炼、身心的调适,力量的蓄积,到现今的成熟与淡定。俗话说,“岁月无情人有情”,而人在人生中的不同时期会随环境等诸多因素的情况不同而有不同的人生体验甚至遭遇。岁月好象什么也没说、什么也没留;又好像已经诉说了酸甜苦辣、喜乐忧愁、苦涩艰辛与艰难困苦相互交织的诸多感受……。自己总有那么多忘不了的情愫在心间:忘不了,在公诉席上的慷慨陈词,寄语被告人的忠告与希望;忘不了,在审查批捕科时,做为孩子妈妈的我在孩子幼小、工作任务繁重情况下的辛劳与忙碌;忘不了,自己在职学习时工作学习两不误的不容易与坚强;更忘不了,岁月与环境相互作用下的风吹雨打的历练洗礼与心灵净化!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天空有时阳光灿烂、晴空万里;有时又会风雪交加、阴云垄罩。这大自然的气候景象与人间复杂的社会气候竟有相似之处:刚刚还是明亮晴天,转瞬即是乌云满天,让人难以适应,就象人被大雨淋透全身一样,心中发冷,失意与沮丧、伤痛与彷徨,充满困惑伤感,不知道怎样应对挫折打击、职场沉浮……尤其是对于年轻的缺乏职场锻炼与缺乏生活阅历的人!所幸的是,自己用坚韧与不懈,走过了一段灰暗的日子,又迎来了阳光灿烂、风和日丽的中秋时光!

    在穿梭如织的岁月里,我和清河门区人民检察院的检察官们共同努力,恪尽职守,忠实履行法律监督的职责,为清河门区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谐繁荣付出了各自的努力与力量!从1983年11月建院以来的第一任检察长任职至今,我院已先后交流了7名检察长、10名副检察长;从当年全院仅有12名检察干部到现在的有27名检察人员,检察队伍不断壮大,检察事业也在创新发展。随着检察改革的深入推进,我院的内设机构也由当年的6个发展到现在的10个。从10年来检察官津贴的发放到今年司法改革绩效工资打入个人名下账户,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检察官的职业保障。我院的院容院貌也发生了巨大变化:由建院初期正式挂牌办公时,在拥挤、简陋的一趟平房内办公、办案到公、检、法三家在一栋办公楼内的隔断区域办公,再到现今的拥有3000平方米的办公大楼内开展检察工作;由建院初期提审、开会等坐公交车、骑自行车到现在的办公专用车辆和经费保障等,设施齐备、宽敞明亮、功能完善,其间的沧桑变迁与艰辛努力,能有几人知晓?!

    三十四载检察生涯、风雨人生,多少努力与汗水,多少泪水与欢笑,多少荣耀与希望伴随着我与清河门区人民检察院风雨同舟、甘苦与共!在岁月的磨砺中,自己也在伴随着国家改革开放40年发展的前进步伐,在成长、在成熟、在发展,以自己坚定的信念、自强不息、超越自我,书写着人生的平凡历程,有坎坷与磨炼、有锻炼与成长、有发展与荣耀,自己用努力和汗水铸就辉煌,相互辉映交织,闪烁着光芒与荣耀。自己通过努力工作,爱岗敬业,多次被阜新市检察院评为“阜新市检察系统先进个人、先进工作者”、“严打先进个人”、多次被清河门区直机关党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学雷锋、树新风标兵”,还两次被清河门区人大常委会评为“人民好公仆”和“优秀检察官”。我院的其他检察干警也先后有80余人次分获不同级别的奖励或荣誉。我院多次被辽宁省人民检察院、阜新市人民检察院评为“先进基层院”、“五好检察院”、“人民满意的检察院”、“阜新市检察系统先进单位”、“市级精神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昔日的荣誉与辉煌,记载着清河门区人民检察院几代检察官们的艰苦奋斗历程,也记载着我在这个光荣战斗的集体里的奉献与付出、荣耀与自豪。亲身见证了清河检察的发展壮大、沧桑变迁。也凝聚了几代检察人的辛勤付出,光荣梦想,奉献忠诚。

    这就是我作为一名检察老兵与院里的检察官们对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价值追求和数十年爱岗奉献的检察情怀。平凡的阅历,彰显了检察干警的坚韧低调和精神坚守。沧桑的阅历,其中有与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揭露犯罪、鞭挞邪恶、弘扬正气的履职感受,既有“人上之人”,也有“阶下之囚”,让我感受了社会的纷繁复杂与人生的无奈变化。以往从检的点点滴滴,履职尽责,从不同侧面诠释了检察人的亮色与华彩,辉映出新老检察人员对检察事业的执着忠诚、奉献付出和职业光荣。

    全体干警欢送首任检察长王玉忠合影留念(1988.8)

    第二任检察长李开生参与法律宣传活动(1990.4)

    全市检察机关“皇家牧场杯”第三届乒乓球参赛人员合影(20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