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无障碍服务
    您的位置:首页>检察要闻

    清河门检察院——在校园周边划上“禁毒保护圈”

      时间2022-06-28

    提到毒品,或许你会想到海洛因、鸦片、冰毒,但现实中,一杯香甜可口的“奶茶”、一袋色彩缤纷的“跳跳糖”、一块小巧可爱的“曲奇饼干”、一盒晶莹剔透的“果冻”可能就是毒品。这些隐藏在零食外表下的“新型毒品”其实就潜伏在我们身边。


    为防止未成年人在不自知的情况下被动吸毒,切实消除青少年身边的隐患。6月23日,清河门区人民检察院未检部门联合第二检察部、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以6.26国际禁毒日为契机,对辖区内中小学附近的商店、超市、饭店是否销售没有生产厂家、生产日期等“三无食品”等情况进行联合检查,消除未成年人身边的隐患,引导经营者依法经营。 

    检查中,联合检查组发现部分商家存在向未成年人销售香烟等情况,检察官现场对商家进行释法说理,并普及相关常识,同时建议行政机关在职责范围内充分履职,进一步加大对未成年人禁烟保护问题的监管力度,净化校园周边的经营环境。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希望和民族的未来,是推动社会主义法治进步的重要组成部分。清河门区人民检察院将加强常态化禁毒、防毒宣传,充分发挥检察职能,排查辖区内涉毒犯罪隐患,聚焦校园周边、酒水餐饮等薄弱环节,加强与公安机关、相关行政机关的对接沟通,通过协商交流、联合检查等形式提高类案犯罪预防能力,助推各职能部门和有关单位严格依照法律履职尽责,形成“全民防毒、遏制蔓延、从严打击”的安全防控体系,共同守护好未成年人的食品安全,努力为未成年人的成长创造一个干净、健康、文明的成长环境。



    检察官提醒

    一些包装精美、色彩鲜艳的“食品”“药品”都可能是新型毒品,含有致幻成分,误食以后会让人染癖成瘾,最终对身体造成危害。除此以外,还有其它同样含有致幻成分的“蓝精灵”“聪明药”“0号胶囊”“邮票”“浴盐”“彩虹烟”等等,甚至还有一些咖啡粉、巧克力等形态的毒品。‍


    如何防范新型毒品?


    (1)拒绝接受陌生人的“馈赠”。


    要对陌生人递过来的食物、糖果等保持一定的警觉。


    (2)在喝他人递过来的茶水、饮料时,特别是已经打开包装的,一定要注意它的气味、颜色等是否与平时喝的有差别,或是有奇怪的漂浮物,不要放松警惕。


    (3)保持健康向上的积极心态,千万别掉入“毒品减肥”“毒品解忧”的陷阱。


    (4)别因好奇心、要面子害了自己,不要抱着侥幸心态去尝试,杜绝不良诱惑的影响。


    毒品不绝,禁毒不止,宣传不歇!让我们一起提升拒毒防毒能力,共同营造绿色无毒的健康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