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为持续深入贯彻落实最高检应勇检察长在大检察官研讨班上针对数字检察提出的“深化实施数字检察”战略部署,擦亮“大数据赋能检察监督,府检携同共促溯源治理”品牌,清河门区人民检察院举办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构建与应用竞赛。
参赛模型的构建紧紧围绕“大数据赋能检察监督,府检携同共促溯源治理”品牌,各参赛选手在决赛现场从模型解析、监督依据、筛查规则及监督要素、在本地应用效果等方面进行PPT演示,并由评审组各评委对所有参赛模型的原创度、完整性、应用效果、现场汇报效果等方面综合评定后,最终评出一、二、三等奖。
即日起,我院公众号将对获奖的8个模型进行集中展示。
大数据助力财产刑执行监督——卢珊
研发背景
2020年新修正的刑法中适用罚金的罪名有236项,占刑法483项罪名的48.8%,其中情节严重判处没收财产的罪名有72项。财产刑在大量适用的同时,其执行状况却不容乐观,主要表现为执结率低,空判率高。人民群众更多的是关注监禁刑,而很少关注财产刑的判处和执行,执行难使判决成为一纸空文,财产刑的效果大打折扣,严重影响国家刑罚权的实现。
法律依据
《关于取保候审若干问题的规定》对被取保候审人判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的判决生效后,依法应当解除取保候审,退还保证金的,如果保证金属于其个人财产,人民法院可以书面通知执行机关将保证金移交人民法院执行刑罚,但剩余部分应当退还被取保候审人。
模型介绍
提取公安机关取保候审保证金缴纳数据、人民法院罚没款缴纳数据及检察机关掌握的刑事判决数据,将这三类数据进行碰撞对比,最终筛选出被判处刑事财产刑而未执行或全部执行且在公安机关账户中存在未退还取保候审保证金的重点关注人员数据,最后将重点关注人员数据进行复核。
应用成效
通过构建此模型,向区法院制发了《检察建议书》,建议区法院在今后财产刑执行过程中注重对被执行人取保候审保证金的查询和执行。
下一步,清河门区检察院将在刑事执行检察工作中将此模型应用在公积金、不动产等财产领域,扩大财产刑执行的可监督范围,逐步实现罪犯财产信息查询全覆盖,构建全流程监督模型。